陕西八大怪,这是指陕西地区独特的饮食。他们分别是面条宽的像裤带、锅盔大的像锅盖、有了辣子不吃菜等等。通过这些也反映了陕西特有的民俗习惯。可能许多人好奇这陕西八大怪。因为这八大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没有见过的。并且这八大怪在外地人看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许多人为了八大怪到陕西游玩。
1陕西八大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陕西八大怪——“板凳不坐蹲起来”为关中八大怪中的一怪。过去在关中蹲景随处可见,在农村就更为普遍,常常能看到树荫下蹲着剥玉米的老大娘,房檐下蹲着串辣子的花媳妇;家门口蹲着抽旱烟的老大爷;每天中午村口上蹲着几十个端着老碗(粗瓷大碗)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的男女老少。人们把这一非常有趣的现象比喻为“老碗会”。村里开会、发布通知、调研农事、宣传工作,大家也是一律蹲着。主席台上的村干部能讲几个小时话,台下的村民就能蹲几个小时,而且不打盹,不偷懒,一直都蹲着,直至会议结束,拍手散会;在其他场合关中人就更加散漫了,特别是在自家有凳子也不坐,甚至蹲在凳子或者椅子上,外地人看到这种情景往往忍俊不禁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蹲在椅子上的人却不以为然随意和你聊天,说三国、道五胡,没有一点难受和不舒服的感觉。看电影、看戏都蹲着和开会一样,电影放映多长时间,戏演多长时间,下面的观众就能蹲着观看多长时间。届时,天上的星星是明亮的,屏幕上、戏台上的灯光是明亮的,台下人的眼睛是明亮的;四周的树木是乌黑的,田野是乌黑的,蹲在地上看戏的人黑压压的一大片。关中人干啥都蹲,蹲的方便,蹲的自然,蹲的无拘无束,蹲成了一种风景,蹲成了一种丰姿。就连出土的秦俑也有蹲着射箭的形象。有人发现他们的轮廓酷似陕西地图的的轮廓。其实,秦国人全民皆兵,随时演练,随时上阵,而在十八般武艺中蹲功必不可少,因此从秦朝起关中人就练就了一身强硬的蹲功。
2房子半边盖
陕西十大怪之一。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3姑娘不对外
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浇灌方便。只要有种子入土,基本上便可不为吃饭而发愁。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池于他乡异地。关中地区很早就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姑娘们不远嫁,主要原因是为了和娘家人好互相照应,互为亲戚的双方好走动。
4帕帕头上戴
在关中风俗中这一怪最好解释了。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顶块手帕不能算怪吧?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墨镜是现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过去的关中女人没这样的条件,她们生活中有一块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错了。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下地干活时这个自制的手帕就发挥出大作用,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成为风情和装饰。一般妇女是顶在头上遮阳挡风,下毛毛雨还能顶一阵子。关中妇女的手帕都很大,如果需要还能包裹东西当手袋用,别的用处都可以去想象,最重要的是不能弄脏头发。关中地区虽然号称“八水戏长安”,但地处西北总体缺水,过去没有冼澡设施,除了夏天别的季节都有问题。洗头也不方便,怕头伤生虱子,于是,男人们都剃光瓢(光头),留长发的妇女就麻烦了,怕头弄脏了不好拾掇,只好用手帕把头包起来了。
5面条像裤带
陕西关中地区自古盛产小麦,因此,自古以来关中地区人们以面食为主,一天到晚三顿饭,天天离不开面食,其中以面条和馒头为主。一般在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女孩子长大成人,首先不是会缝一件衣服、绣一朵花,而是会擀上满满的一案板的面条,这样以后女儿出嫁,才能得到婆家的赏识。关中地区的面条就是个实在。其厚、宽、长超出人们的想象,其形状如同腰间所系的裤带。然而,您可别被它雄浑的外表所吓倒。当您捧上一老碗正宗的陕西关中地区的面条,再调和上红彤彤的油泼辣椒、红褐色酱油、醋、雪白的盐、撒上绿莹莹的芫荽(即香菜)和葱花,上面再卧上金灿灿的荷包蛋。那么,这碗面条简直就是艺术品了,让您不忍心下箸去破坏这美妙的面条了您看,端上来的这碗面条,红、白、绿、黄四色相间,寓意春、夏、秋、冬四季,美不胜收;闻起来,淡香扑鼻,连天上的神仙也会摇三摇;吃起来,入口软如糯米,嚼起来又筋如牛皮。只要这一碗面条下了肚,准保您看到山珍海味以后,也绝对没有什么胃口了
6锅盔像锅盖
这里面有着对外孙子的最真诚的祝愿!锅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关中地区外婆给外孙贺满月赠送礼品。关中地区小孩子满月时候,外婆都会精心给外孙子烙制小锅盔,然后用白线扎上守岁的钱,穿过中间的孔,挂在外孙的脖子上。烙制锅盔是有多年经验的师傅来完成的,手法有:“一转、二翻、三挠”一转,就是锅盔在锅中要不停地转动;二翻,就是烙成一面以后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三挠。就是锅盔熟的时候挠一挠锅盔,听一听动静,如果发出清脆声音,上面有白色痕迹,那么就可以了,否则就没有熟透。等到快出锅时候,再撒上新鲜的芝麻,然后就可以出锅了。出锅以后的黄里透焦,焦里透黄,咬着酥脆,吃着香甜,不愧有十大怪的美名。
7泼辣子一道菜
都说陕西八大怪里面,辣子一道菜,油泼辣子陕西各地方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小编今天给你说说陕西兴平辣椒面,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地标性特产。(有没有尝过兴平的油泼辣子呢)下面给大家说说兴平油泼辣子方法:兴平的油泼辣子做法是有讲究滴。第一,陕西油泼辣子不放盐;第二,一般用芝麻不脱皮;第三,一般辣子跟油的比例是1:4-7,调料跟辣椒面的比例是1:5;第四,油烧热冒烟了才可以把芝麻放在油里,花椒颗粒的话要放油中炸,花椒粉才和辣椒面混合。油冒烟后稍微凉一会,大约30-60秒,然后泼在辣椒面里。
8秦腔不唱吼起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八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塞锅盖; 姑娘不对外; 板凳不坐蹲起来; 房子半边盖;手帕顶起来; 油泼辣子一道菜; 秦腔不唱吼起来。 陕西的秦腔艺术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声腔艺术。秦腔又称“乱弹”,萌芽于秦地农民的西部歌舞,孕育于隋唐时代的秦声戏曲,到明清时达到鼎盛。秦腔的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自成一体。在演唱时一般都用真嗓音,高昂激越,体现了原始,豪放,粗犷的特点,群众戏称“打架唱戏分不开”。作家高亚平说得好:“秦腔的境界在于吼。”无论是谁唱秦腔,也无论是唱什么段子,以及在什么地方唱,“都要用生命的底音”。“那是来自洪荒时代的声音,野兽畏惧,天地震惊。这声音是带铜质的,是经过亮丽的阳光打磨过的。这声音是带冷峻之气的,是经过西伯利亚冷风揉搓过的。这声音还是带血丝的,它自吼唱者的肺腑发出,麻烂喉咙,因之,有一种悲壮的肃杀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