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以后,狼吞虎咽的意思也就很少出现在我们身边了。但是做人不能忘本,你不记得狼吞虎咽的意思了,但是你还记得你狼吞虎咽的时候么?你狼吞虎咽的时候是因为什么原因那,一起来回忆一下狼吞虎咽的意思?
狼吞虎咽的意思
狼吞虎咽是个联合词组,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语出《 水浒后传》第五回:“走了这半天,肚中饥馁,狼吞虎嚥喫了一回。”亦作“ 狼吞虎咽 ”。《 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只见他拿筷子把蹄子一块一块夹碎,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狼吞虎咽的出处
形容吃东西十分猛急的样子。《歧路灯》四六回:“绍闻只得陪差人吃饭,只呷了几口汤儿,看那差人狼吞虎咽的吃。”《官场现形记》三四回:“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亦作“狼餐虎咽”。《西游记》五二回:“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
《东周列国志》一○五回:“一饭斗米俱尽,啖肉十余斤,狼餐虎咽,吃了一饱。”亦作“狼餐虎食”。《水浒传》一五回:“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亦作“狼飧虎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须臾之间,狼飧虎咽,算来吃勾有六七十斤的肉,倾尽了六七坛的酒。”亦作“虎咽狼吞”。《西游记》六二回:“你看八戒放开食嗓,真个是虎咽狼吞,将一席果菜之类,吃得罄尽.
饥寒交迫
饥寒交迫,成语,意思是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来源于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宋•王谠《唐语林》卷一:“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迫,所以为盗。’”
成语故事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天下盗贼很多。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审问犯人:“你为什么要做贼?”犯人说:“饥寒交迫,没办法只好做贼”。李渊叹息说:
饥寒交迫
“我作为你们的国君,让你们贫穷,这是我的罪过啊。”就把那人放了。唐太宗和大臣们议论防盗的事。有人建议用严刑来禁止。太宗说:“老百姓所以做盗贼,是因为劳役赋税繁重、官吏贪婪盘剥,使得老百姓无法活下去,因此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浪费、减轻劳役和赋税、选拔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衣食有余,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用得着重刑呀?”
经过几年的治理,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晚上大门用不着关,商人在野外露宿。杜甫写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普天之下的道路上,都没有拦路抢劫的强盗;那些出远门的人,也用不着求神问卜,选个“出门大吉”的好日子)。 出自宋王谠《唐语林》和《资治通鉴》和杜甫《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