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是一座始建于康熙年间的一座古巷,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方向。六尺巷占地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地域广阔。六尺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天气晴朗,是许多旅游爱好者经常去的地方,六尺巷闻名中外,就连老外也喜欢到这里逛逛留念。六尺巷以前居住着张英家与邻居吴氏。而且到六尺巷民票是不需要花钱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六尺巷的相关内容吧!
1六尺巷简介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六尺巷的故事简介
康熙年间,宰相张英世代居住在桐城,他的府第与吴宅为邻。有一年,吴家建房子时占据张家的空地,张家不服,双方发生了纠纷,互不相让,于是告到了县衙门。因为张吴两家都是显贵望族,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就写信向张英告知此事,想让宰相给家中撑腰。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于是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寥寥数语,寓意深长。张家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所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被乡里人称之为“六尺巷”。
3六尺巷 (《六尺巷》赵薇演唱歌曲)
2月6日傍晚,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发布了2016猴年春晚正式节目单。其中,安徽籍知名艺人赵薇演唱的《六尺巷》在33个节目中位列第25位。
歌曲《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的典故,由安徽宿松籍知名军旅词作家贺东久作词,安徽桐城籍青年歌手张正扬作曲并作为原唱。
4桐城六尺巷的来历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 六尺巷牌坊
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 六尺巷记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 六尺巷牌坊2
5各地方志所载“六尺巷”故事都是真的吗?
在2014年11月王岐山低调造访后,位于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知名度再度走高,以其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也集中涌现。诸如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歌曲《六尺巷》等,都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歌曲《六尺巷》直接取材于六尺巷典故,融合了黄梅小调、京剧及现代流行音乐等元素,是一首展示“六尺巷”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调式歌曲。据1936年版《桐城县志略》: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其实官员不计较邻里侵占房地的故事,源于五代时期文学掌故:
6张廷玉与“六尺巷”的故事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当年有一位在朝中任大官的张英,在老家桐城的一处府宅与吴姓住宅相邻。由于吴宅在修建围墙时,越界占了张家的二尺地,且无论如何都不肯退让。由于两家住宅都是家族祖上的宅基,时间久远,界限已难以分明,两家人将此事闹到官府,由于双方都颇具来头,县令也没有头绪难以了断。张家人见此时难分难解,于是写了一封家书,千里迢迢送到京城的张英手中,张英看完来信后,回了一首诗寄回老家。张英的意思是,千里传家书竟然只为了一堵墙这样的区区小事,他占了两尺算得了什么,哪怕让他三尺又何妨呢,基业家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如此斤斤计较。家人收到这样的回复,于是立马退了三尺,吴家见状十分感动与惭愧,于是立马也退了三尺,就有了这著名的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