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界之最 >

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 过午不食

来源:亚路奇闻网(www.yaluw.com)时间:2024-01-12 14:13作者:亚路手机阅读>>

过午不食的说法又来已久,曾被推崇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方法。对于过午不食,这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舍利弗问经》中就有相关记载。聚集在,满人的习惯是两餐制,所以清朝皇宫的食制,都是一天两顿,连皇上也不例外。不过老百姓就不一样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过午不食的说法吧!

1.过午不食简介

过午不食,是佛陀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确的说法叫“不非时食”。也就是说不能在规定许可以外的时间吃东西。这个时间就是在太阳到正中午后,一直到次日黎明,这段时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佛制过午不食戒的缘由,《增一阿含经》云:迦留陀夷向暮日入,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尔时极为暗冥,时迦留陀夷渐渐至长者家。又彼长者妇怀妊,闻沙门在外乞食,即自持饭出惠施之。然迦留陀夷颜色极黑,又彼时天欲降雨,处处抴电,尔时,长者妇出门见沙门颜色极黑,即时惊怖乃呼,是鬼,自便称唤,咄哉,见鬼。即时伤胎儿,寻命终。

由此因缘,佛遂立过午不食之制。佛一日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城中人民节会,作众伎乐,难陀跋难陀入城观看,众人与食,食讫再看,日暮方还,诸比丘皆加嫌责,并往白佛,佛遂制此戒。《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尔时比丘日暝食,为世人所讥:“云何沙门释子夜食?我等在家人尚不夜食,此辈失沙门法,何道之有?”诸比丘闻已,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告诸比丘:“汝等夜食,正应为世人所嫌。从今日后,前半日听食,当取时。”

2.相关经典

《舍利弗问经》,佛在《 舍利弗问经》中说:“诸婆罗门,不非时食,外道梵过午不食志,亦不邪食。”是故佛制诸比丘弟子不可非时受食。然而经过了正法、像法时期,到了明朝末年,已每况愈下, 莲池大师在《 竹窗随笔》中亦谈及:“越地安禅,夜作斋,名曰放参饭,竞为侈靡,胜于午斋,相沿成习久矣!”不非时食,是佛陀与其弟子每天正命而活的方式,具体原因在律部中多有阐述,而且食而知足知量,是对个人减少欲求的一种修行。这种方式在开始的时候,身体会有一定的不适应,慢慢也就习惯了。在家人可以持守 八关斋戒,其中也有不非时食一条。过午不食叫做斋, 持斋就是受持斋法而不违越。释氏要览曰:“起世因本经云:‘乌脯沙陀,隋言增长,受持斋法,增长善根故。’佛教以过中不食名斋。”大日经曰:“愚童凡夫犹如羝羊,或时有一想法生,所谓持斋。”

《破相论》关于持斋的功德, 达摩祖师在其《破相论》中说:“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功。斋者齐也,所谓齐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殷勤觉察清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持斋。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亦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为诸恶,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处。”

《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老居士在《 佛教常识答问》中写道:按照佛制,比丘午后不吃食物。原因有两个:1、比丘的饭食是由居士供养,每天只托一次钵,日中时吃一顿 ,可以减少居士的负担;2、过午不食,有助于修定。这个制度,今天南方国家仍普遍实行。最严格的只喝白水,连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上古时期老百姓普遍是两餐制,一天两顿饭。第一餐叫“朝食”,大概是上午9点吃;第二餐叫“脯食”,大概是下午4点吃。《孟子》里讲“饔飧而治”,饔就是朝食,飧就是脯食。这么吃,主要是当时生产能力低下,粮食有限,不得不这么吃。研究古代食制,很多学者认为秦汉以前,老白姓都是一天吃两顿,实际上也未必。比如《庄子·内篇》说,“适莽苍者, 三餐而返, 腹犹果然”,战国时《日书》里也有记载,傍晚和夜间,还有一顿叫“暮食”。看起来那时候已经有一天三顿的吃法。但有学者说,可能在当时,有钱人已经开始一日三餐,老百姓还是吃两顿,或许有道理。

但《战国策·齐策四》又有“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的讲法,意思是读书人一天三顿都吃不饱,你这里鸭鹅吃不了,看起来那时老百姓也流行一日三餐了。不管当时老百姓怎么吃,但据《周礼》讲,王肯定是一日三餐,早上吃“朝食”,之后吃“燕食”,燕食就指午饭和晚饭。所以,上古时候,特权阶级,无疑是一天三顿。老百姓可能吃不起,一天两顿就凑合了。所以,第一,两餐制,就算有,也不是为了养生,确实是没饭辙。第二,如果古人认为两餐制有助于养生,特权阶级肯定第一个上,何必吃三餐祸害自己的身子。古代特权阶层吃的好,不但有三餐,还有四餐制。比如汉朝帝王就是法定四餐制。班固《白虎通》还解释了原因,说,“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这是把四餐跟四方、四时相对,其实就是给帝王多吃找借口。

学者估计,魏晋以后,一日三餐就比较普及了。到了隋唐,基本上甭管有钱没钱,大家至少都是一天三顿。那时候,也就有了“中餐”、“午餐”这类词汇,比如贾岛《送贞空二上人》诗云:“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就管午饭叫“中餐”。白居易《咏闲》云:“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就叫午饭了。但满人的习惯是两餐制,所以清朝皇宫的食制,都是一天两顿,连皇上也不例外。不过老百姓该怎么吃还怎么吃,不跟皇宫里一个讲究。而且,实际上皇族也不是真的一天两顿,正餐之外还有加餐,大概也是一天四顿。所以说,网上所谓古人都是一天两顿的说法,很滑稽。古人也是人,肚子饿了也难受,有条件谁受那个穷罪。

明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权监察机构——东厂

在中国古代设立了很多权力机构,当然最著名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东厂。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设立东缉事厂,东厂的头头,大多都是他的亲信。东厂在侦缉行动上制订了相当严密的制度...

2024-01-12 14:20查看全文 >>

中国古代神话神兽 应龙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应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神兽,关于应龙这个神兽,《辞源》里有相应的记载,应龙最早出现是在先前的黄帝时期,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由于战争消耗能量过大,再也无力振翅飞回天庭,...

2024-01-12 14:07查看全文 >>

幼儿成语故事之胆小如鼠 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

一个人的胆量可以用很多词来形容,比如胆大包天,胆小如鼠等等很多。今天重点说说胆小如鼠这个成语,大家小学的时候可能就接触到了,但那时候年纪小,可能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

2024-01-12 14:00查看全文 >>

祖国的骄傲中国的第一神山昆仑山在哪里

被誉为中国的第一神山的昆仑山在哪里?也许你听说过昆仑山,在电视节目中也经常以昆仑山为地点和背景,但是很少人知道昆仑山在哪里。昆仑山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的交...

2024-01-12 11:54查看全文 >>

华东交通大学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教务处

江西南昌这块风水宝地,不仅人杰地灵,而且高校林立,像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以及华东交通大学等都是国内非常知名的院校。下面,我们就着重为大家介绍华东交通大学教务处,对...

2024-01-12 11:47查看全文 >>

中国生僻汉字知多少 阖家欢乐的阖怎么读

;中国的孤僻、生僻汉字很多,例如阖家团圆的阖怎么读,茕茕孑立的茕,还有犇犇的犇,这些不常见的生字,长时间没有复习过,很容易忘记。很多对都不知道阖怎么读,它的具体含义...

2024-01-12 11:41查看全文 >>

对联生成器 又一民族瑰宝成功现代化但是到底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其中不乏特色的中华文化,比如说春联,春联讲究的是对的上,讲究平仄结合。一直,对联只有那些大师级的人才能对的恰到好处,普通人很难...

2024-01-12 11:35查看全文 >>

义和团运动 反帝反封的爱国主义运动 近代抗争的

有压迫就有反抗,在清代闭关锁国的阴霾下,中国越来越落后,外国人攻破中国大门,发起了一场战争。在这样的情形下,一股洪荒之力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他就是义和团,他们以扶清...

2024-01-12 11:29查看全文 >>

56个民族有哪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名族,但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完整说出56个民族有哪些。虽然在历史上各民族曾经有过争斗,但是我们每一个都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2024-01-12 11:23查看全文 >>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劳动人民从此拥有自己的土地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关于土地制度一直与封建统治制度相似,土地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地主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很明显这样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国...

2024-01-12 11:17查看全文 >>

世界之最排行